化学物料安全说明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5-叔丁基-2,4,6-三硝基间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

5-tert-butyl-2,4,6-trinitro-m-xylene|muskxylene|benzene,1-(1,1-dimethylethyl)-3,5-dimethyl-2,4,6-trinitro-

化学品别名:

二甲苯麝香|1-(1,1-二甲基乙基)-3,5-二甲基-2,4,6-三硝基苯

CASNo.81-15-2
ECNo.201-329-4
分子式:C12H15N3O6

产品推荐用途:请咨询生产商。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水生物有剧毒,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固体 ,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 ,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 ,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易燃固体,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不适用。

废弃处置:

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遇火或摩擦可被引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请参阅 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No.
5-叔丁基-2,4,6-三硝基间二甲苯>=99.081-15-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性建议:

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

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食入:

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粉尘。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重度撞击或过度受热能引起爆炸。易燃固体,燃烧时火焰容易蔓延(即使部分用水润湿)。可能会剧烈燃烧。任何点火源,即摩擦、受热、火花或火焰都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水喷雾或耐醇泡沫。不合适的灭火介质: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 MSHA/NIOSH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保证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或风尘。

环境保护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少量泄漏时,可采用干砂或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大量泄漏时需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存放在合适的密闭容器中,并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清除所有点火源,并采用防火花工具和防暴设备。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为防止静电释放引起的蒸气着火,设备上所有金属部件都要接地。使用防爆设备。在通风良好处进行操作。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进入眼睛。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

储存注意事项保持容器密闭。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处。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存储于远离不相容材料和食品容器的地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控制参数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生物限值无资料。监测方法EN14042工作场所空气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GBZ/T 160.1~GBZ/T160.8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

工程控制保持充分的通风,特别在封闭区内。确保在工作场所附近有洗眼和淋浴设施。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呼吸系统防护如果蒸气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发生刺激等症状时,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 AXBEK型(EN14387)防毒面具筒。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护目镜(符合欧盟EN166或美国NIOSH标准)。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阻燃防静电防护服和抗静电的防护靴。

手防护戴化学防护手套(例如丁基橡胶手套)。建议选择经过欧盟EN374、美国USF739AS/NZS2161.1标准测试的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针状粉末

pH 值(指明浓度):无资料气味:无资料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35

熔点/凝固点(℃):11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不适用

气味临界值: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不适用

相对密度(=1)无资料

蒸发速率:不适用

黏度(mm2/s)不适用

闪点(℃):不适用

n-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分解温度(℃):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

下限[(V/V)]上限:无资料;下限:无资料

溶解性:与水部分混溶

易燃性: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在正确的使用和存储条件下是稳定的。

不相容的物质无资料

应避免的条件不相容物质,热、火焰和火花。

危险反应无资料

分解产物在正常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不会产生危险的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无资料。

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无资料

皮肤致敏无资料

呼吸致敏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可能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急性水生毒性无资料。

慢性水生毒性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产品:如需求医,随手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不洁的包装:包装物清空后仍可能存在残留物危害,应远离热和火源,如有可能返还给供应商循环使用。

废弃注意事项请参阅“废弃物处理”部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2956

联合国运输名称:5-叔丁基-2,4,6-三硝基间二甲苯(二甲苯麝香)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4.1包装类别:

包装标签

海洋污染物(是/否):

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运输注意事项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中国化学品管理名录
组分ABCDEFGH
5-叔丁基-2,4,6-三硝基间二甲苯列入列入未列入未列入未列入未列入未列入未列入

A《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安监总局2015年第5号公告

B《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学品目录,环保部办公厅2014年第33号文

C《中国严格限制进出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环保部2013年第85号公告

D《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目录(2013年版)》,食总局2013年第230号通知

E《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品名录(第1和第2)》,安监总局2011年第95号和2013年第12号通知

F《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第16)》,环保部2000年至2012系列公告

G《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公安部20111125日公告

H《高毒物品目录生部2003年第142号通知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
2016/07/01

修改说明SDS 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GB/T17519-2013)等标准修订。其中,化学品GHS分类结果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2013~GB30000.29-2013)系列标准。

参考文献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s),网址:http://www.ilo.org/dyn/icsc/showcard.home

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

3OECD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 http://www.echemportal.org/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

4】美国 CAMEO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cameochemicals.noaa.gov/search/simple

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http://chem.sis.nlm.nih.gov/chemidplus/chemidlite.jsp

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http://cfpub.epa.gov/iris/

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ttp://www.phmsa.dot.gov/hazmat/library/erg

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

缩略语说明CAS–化学文摘号TSCA–美国 TSCA化学物质名录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值DNEL–衍生的无影响水平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RPE–呼吸防护设备PNEC–预测的无效应浓度LC5050%致死浓度LD5050%致死剂量NOEC–无观测效应浓度EC5050%有效浓度PBT–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POW–辛醇/水分配系数BCF–生物浓度因子(BCF)vPvB–持久性,生物累积性CMR–致癌、致畸和有生殖毒性的化学物质IMDG–国际海事组织ICAO/IATA–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UN–联合国ACGIH–美国工业卫生会议NFPA–美国消防协会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免责声明

本页所展示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数据系本公司搜集的互联网公开信息,本公司竭诚提供可靠信息,然而不承诺其完备与准确性,本数据信息仅供使用者参考,本公司对于此地所阐明的信息或与该信息相关之产品,不承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不承诺对某种特殊用途的适用性等,实际使用者需独立判断数据中的信息是否适用于当时所处置的场合,我们对该产品操作、存储、使用或处置等环节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